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民国早期教育电影运动思想研究

来源:基层医学论坛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1-2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文本,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运动在中华民国教育史的叙述中处于缺失状态。在熊明安主编的《中华民国教育史》,李华兴主编的《民国教育史》,及民国21年刘炳藜

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文本,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运动在中华民国教育史的叙述中处于缺失状态。在熊明安主编的《中华民国教育史》,李华兴主编的《民国教育史》,及民国21年刘炳藜主编的《教育史大纲》等几部论述详细且资料丰富的史学史书写中,教育电影运动均未被提及。尽管就当时的语境而言,教育电影仅仅是传播教育思想的载体,但因为电影独有的叙事方式与传播手段,在民国早期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运动。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,这一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教育手段却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。

关于民国早期电影运动的背景,主张及具体实践环节拟另文叙述,本文重点探讨民国早期教育电影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思想内核。

一、民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基本定义及内涵

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是民国时期,由国民政府所倡导,多种民间机构及电影团体所参与教育文化运动。民国教育电影运动的萌芽是1917年开始商务印书馆所拍摄的科教片及风光片,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标志教育电影运动正式开始。

民国早期教育电影运动与“一切以娱乐为能事”的娱乐化电影叙事截然相反。在早期教育电影的构想中,就明确其重心不是商业电影,而是风光片、科普片、农村纪录片、技术推广片及具有教育救国及三民主义思想等影片。

事实上,无论是早期商务印书馆的风光片还是抗战前的军事教育片,以中华民国训政话语为思想内核的教育思想一直贯穿始终。教育电影不仅由大量的实践作品,也诞生了属于自己的电影理论体系。谷剑云在《教育电影》一书所言,“凡是含有促进人类对自身之福利,维护社会公益之影片,均属教育电影。”(1)

二、教育电影运动与“教育救国”

教育救国是民国教育电影运动的重要思想内核。20世纪20年代,以梁漱溟蔡元培等知识分子为代表的“教育救国”运动余波未平,30年代中华民国又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实验运动。这对于教育电影运动中大量农村题材的拍摄,取景产生了直接重大的影响。与国民政府关系密切的教育家晏阳初提出了中国农村的四大问题“贫、愚、弱、私”四大病,必须通过生计、文艺、卫生和公民“四大教育”,他认定这是“救国救民的唯一办法……只有平教才是根本,其余都是枝节”(2),而国民政府的教育电影运动采取的正是积极性的平民教育策略。

与晏阳初的“四大教育”相对应,国民政府选取电影这一独特的文艺形式,以培养知识解决农村的问题,这一时期电影的生计教育重在从农业生产、技术手段等科教普及教育入手,达到攻“穷”的目标,如《农村之春》重点介绍农业生产的流程,《科学养鸡法》、《家庭副业》、《养牛》则通过简单易懂的电影叙事,推广新型农业技术;卫生教育重在攻“弱”,培养强健体魄,这方面的题材是教育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,大量的“卫生片”层出不穷,如《夏季卫生》、《天花与种痘》、《健康教育》、《常山》、《饮水卫生》、《罐头食品》等;公民教育重在攻“私”,与上世纪国民政府的“新生活运动”密切相关,着力体现“体现优良之国民性”,倡导公民道德,提倡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等中国传统道德。

在拍摄农村教育电影的同时,国民政府亦积极组织电影放映队进入农村及县城进行电影放映。以浙江省为例,1934年5月,国民政府组织两队电影放映队巡回浙江全省进行电影放映,截止到1936年11月,国民政府电影放映队巡回浙江省内省内七十六县市,遍及杭县、萧山、绍兴、上虞、余姚、慈溪、奉化、镇海、鄞县等地,观影总人数263 万人,占全省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以上(3),“穷乡僻壤,莫不有电影巡回队之行踪”(4)。

时政片是民国教育电影的重要形式

基于电影放映的时效性及娱乐性,教育电影在县城及乡村的成功受到了当时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,正如时人王平陵所言“我们需要适合时代的需要,赶制民众所需要的教科书。”在某种程度上,教育电影为“教育救国理论”的繁荣与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三、教育电影运动与民族主义

教育电影的民族主义有国民革命话语的固有基因,一方面,孙中山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”的民族主义革命话语与蒋介石“新生活运动”的新保守主义是国民政府统治的思想基础,另一方面随着“黄金十年”的经济发展,国民政府有能力实行民族主义的政治宣传。就教育电影来看,除了提倡“民族主义”的创作理念,国民政府教育电影运动的重要手段是实行电影审查制度。

文章来源:《基层医学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jcyxltzz.cn/qikandaodu/2021/0127/622.html



上一篇:基层编剧文化创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
下一篇:基层群众舞蹈艺术创编探索

基层医学论坛投稿 | 基层医学论坛编辑部| 基层医学论坛版面费 | 基层医学论坛论文发表 | 基层医学论坛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基层医学论坛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